新闻动态

91年杨得志参加老红军聚会,得知有一位熟人参加,亲自到门口迎接_李聚奎_彭德怀_陈赓

1991年,80岁的杨得志接到了来自老战友们的邀请,通知他参加一个老红军的聚会,大家想借此机会回忆当年的烽火岁月,聊一聊曾经的艰苦岁月和英勇事迹。时光已经进入20世纪90年代,曾经的战友们大多数已因战斗或年老去世,能够幸存下来的已寥寥无几。杨得志虽然年事已高,但收到这个邀请后,他毫不犹豫地答应了,不顾自己年迈的身体,决定去参加这场聚会。

不久后,杨得志收到了一份参会人员名单,看到上面一个熟悉的名字后,他忍不住哈哈大笑,显然非常高兴。到了聚会的当天,杨得志乘车赶到指定地点,刚下车后,他突然对工作人员说道:“我先不进去,在这里等一位老朋友。”工作人员有些着急,毕竟杨得志已经80岁,身体状况也不好,眼下又是炎炎烈日,他们担心他在外面等久了会出问题,于是劝他说:“您还是进去吧,屋里有空调,您在里面休息一会儿就好。”然而,杨得志坚持不肯进屋,依然站在原地等待,最后工作人员只能无奈地陪着他一起站在外面。

展开剩余82%

过了一会儿,一位头发苍白的老将军缓缓下了车。杨得志看到后,原本苍白的脸色立刻变得红润,步伐轻快地走向了这位老朋友。围观的工作人员这才明白,杨得志所说的“老朋友”居然是这位气度非凡的老将军。

这位老将军究竟是谁?他和杨得志又是什么关系呢?实际上,这位将军的身份十分非凡。他不仅与毛泽东、周恩来等党和军队的伟大领导有着深厚的交情,还深得彭德怀、林彪、聂荣臻等著名将领的器重。这个人就是被誉为“将圣”的李聚奎。

李聚奎,22岁参军,24岁加入革命队伍,在中国人民军队的革命历史上,他曾身处多个关键时刻,屡次发挥决定性作用。更为重要的是,李聚奎不仅是彭德怀的救命恩人,还是陈赓的老乡,杨得志的老首长。从李聚奎的身上,凝聚了无数传奇。

1924年,正值大革命的浪潮席卷全国,湖南安华县的李聚奎也无法抑制内心的激动,决定参军报国。为了追寻革命理想,他瞒着家人加入了湘军。而他所加入的部队,正是湘军独立五师第一团,而这支部队的团长,正是后来的著名将领彭德怀。参军后的李聚奎才华横溢,勇猛果敢,迅速获得了彭德怀的赏识。

1928年,彭德怀领导的平江起义爆发,李聚奎在此次起义中坚定了自己从军革命的信念,并从此走上了为人民谋福利的道路。起义成功后,战局瞬息万变,彭德怀带领队伍撤退,途中经过白沙,彭德怀召集大家准备发表讲话时,忽然发生了变故。当时任第一大队大队长的雷振球试图抢夺彭德怀警卫员的枪,这一举动显然是针对彭德怀的。在紧急时刻,李聚奎毫不犹豫地扑向雷振球,凭借自己的力量,将其制服。这一举动直接导致雷振球的死亡,而此时的李聚奎被彭德怀视为救命恩人。虽然李聚奎从未自称彭德怀的“恩人”,但彭德怀对此事一直铭记在心,并公开表示,如果没有李聚奎的英勇行为,或许就没有今天的自己。

李聚奎一生勇敢果断,但他自己并不认为自己做过什么了不起的事。每当听到战友们笑言:“当年要不是你,咱们共和国也许就少了一位赫赫有名的元帅了”,李聚奎总是憨厚地笑笑,认为自己不过是做了一件顺理成章的事罢了。

李聚奎不仅在战争中表现突出,还为革命事业奉献了无数心血。1955年,陈赓大将曾和李聚奎开了个玩笑,李聚奎却毫不犹豫地为陈赓的“请求”担保,尽管后来证明这不过是陈赓的恶作剧,但李聚奎的诚实与忠厚,深深感动了陈赓。在1955年的授衔仪式上,毛主席亲自为陈赓颁发大将军衔时,陈赓笑着说道:“这枚大将军衔,其实是李聚奎给我的。”毛主席听后一时疑惑,但很快笑着接受了这个幽默的回答。

那么,李聚奎与杨得志的关系是怎样的呢?早在1928年,李聚奎随彭德怀一同来到了井冈山,成为了中央苏区的一员。在这里,李聚奎立下了赫赫战功。1930年,李聚奎担任红军27团团长,他参与了第一次反围剿战斗。在这场战斗中,李聚奎英勇奋战,甚至在受伤的情况下依然未退缩,最终帮助红军获得了胜利。毛主席看到李聚奎受伤时,特地前来探望,并鼓励他好好休息,同时表示会为李聚奎争取更大的荣誉。

在红军长征期间,李聚奎担任了红一军团的师长,并在各个关键战役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杨得志则作为红一师的一员,担任了第一团团长,成为李聚奎的得力助手。长征途中,杨得志与李聚奎建立了深厚的革命情谊,彼此互相支持,成为了不可分割的战友。

1935年5月,红军在突破大渡河时,蒋介石的部队展开了围追堵截。李聚奎将这一任务交给了杨得志率领的第一团。在杨得志的带领下,红一团英勇地完成了突破任务,为红军开辟了前进道路。此战后,杨得志所在的红一团名声大振,毛主席和周恩来都给予了高度评价。杨得志也一直非常钦佩李聚奎的英勇与智慧,常常称赞李聚奎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老首长。

多年后,在1991年,杨得志已经80岁,而李聚奎也快接近90岁。两位老战友或许再也没有机会相见,于是杨得志坚持要在门口迎接这位老首长。当李聚奎下车,看到杨得志时,两位老人的眼中都闪烁着久别重逢的泪光,他们紧紧握手走进了会场。旁边的工作人员感动得无言以对,他们深深感受到了一种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革命友谊。

发布于:天津市

Powered by bob手机网页版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